“第三届中国传统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 成功举办

发布者: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 发布时间:2023-11-28 浏览次数:1393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对外翻译与国际传播,促进以中医药文化为特色的中华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多领域、多形式和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的指导下,由传统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主办、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协办的第三届中国传统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20231124-27日在甘肃国际大酒店成功举办。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副校长田澍教授、传统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赵彦春教授及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相关负责人等参加了开幕式省内外专家学者和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师生代表百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开幕式由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副院长俞婷教授主持。首先,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副校长田澍教授发表致辞。田校对本次会议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田校长表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国内学界越来越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翻译,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希望本次会议能够推动中国中医药等文化走出去,并助力对中医药等典籍深化研究。


随后,传统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莫爱屏教授致辞。莫教授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翻译和国际传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讲好中国故事、做好文化传播是在场各位专家的追求和使命。希望通过本次会议碰撞出思想火花,凝练出真知灼见。

接着,新葡的京官网院长高育松教授致欢迎辞。高院长代表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向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朋友们表示了最衷心的感谢和最热烈的欢迎,希望通过此次学术研讨会,能够多角度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深化中国传统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发展,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主旨发言阶段,共有11位专家学者作了精彩发言。

上海大学赵彦春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国家双语人的历史使命”。他指出,中华文明以其博大精深而惠及天下。特定的形式如何表征,如何做到形神兼备,是对译者也是对翻译学的挑战与机遇。本场主旨发言由新葡的京官网院长高育松教授主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范祥涛教授以“‘新文科’背景下的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为题,强调了新文科为背景外语人学术要从不同方向转型创新,指出新时代需要借助数字人文的新理念,结合国家发展需求进行新时代外语研究。本场主旨演讲广州商学院郭航副校长主持

河北师范大学李正栓教授的视频发言围绕“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译者群体行为研究”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以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为依据,分析了将清平乐·六盘山》作为文本的同一译者群体的翻译外和翻译内行为,旨在能够全面、科学、客观、具体分析译者群体的翻译行为,并为相关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参考。本场主旨发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莫爱屏教授主持

《光明中医》杂志主编杨建宇以“漫话精准翻译中医药词汇”为题,强调要“先入为主”地进行专业术语研究,学中医必须学好中国语言。杨主编通过举例说明一些中医词汇已经被取缔,提醒译者需与时俱进。本场主旨发言北京中医药大学周晓菲教授主持

北京第二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周长银教授围绕“互联网时代的中医文化海外传播”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周教授从文化、翻译、传播途径和方式、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作用、法律和标准化建设、降低互联网传播的负面效应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互联网时代中医文化海外传播的提升对策,重点讨论了中医典籍翻译的主要原则和方法,认为译文在考虑受众因素的同时更应该保留中医文化的特质性本场主旨发言由西华大学李学芹教授主持。

外交学院武波教授以翻译中国——内容、原则及方法为题展开论述。武教授指出,翻译中国宜遵守三大原则:1. 内外有别;2. 译随境变;3. 最大公约与最佳对称。翻译中国宜采取两大方法:1. 迻文译化大翻译;2. 原汁原味与异化优先。结合具体译例,说明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前提,回归经典与正本清源是翻译中国的必由之路。本场主旨发言河西学院董佳丽教授主持。

复旦大学康志峰教授以新时代国际传播能力与多模态翻译学科建构为题,从5+5高水平人才培养模式出发,提出了MTI学科建构之新观——实践-教学-研究(PTR。此研究不仅丰富了学科教学内容,拓展了翻译研究思路,还为新时代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开辟了新途径。本场主旨发言由西安交通大学桑仲刚教授主持。

大连外国语大学霍跃红教授以政治文本中医概念隐喻英译研究——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为例为题,深入探讨了中医文化概念隐喻的翻译方法与翻译呈现效果,以期丰富政治文本翻译研究并助力中医文化的海外传播力。本场主旨发言由新葡的京官网俞婷教授主持。

上海外国语大学谭业升教授以中国民俗文化翻译:理论问题与认知探索为题,探讨了中国民俗文化翻译研究需要思考的三个理论问题:文化和文化翻译的本质、 已有文化翻译理论提出的语境和旨归的考量、导向系统性新知的语言文本或多模态文本分析框架的建立。本场主旨发言由湖北工程学院熊俊教授主持。

西南交通大学李孝英教授以基于语料库的中医药文化负载词英译认知研究为题,分析了现存中医药文化负载词英译存在的问题,并挖掘其内涵,提出了相应恰当的英译,旨在为中医药文化的准确英译研究提供新范式,助力中医药文化的准确传播。本场主旨发言由上海理工大学韩戈玲教授主持。

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曹进教授以后网络时代的翻译传播研究为题,从翻译与传播的关系入手,探讨了翻译的有效传播应具有的模式,研究了网络翻译的新方式理念,分析了后网络时代翻译传播的特点、方法及功能。曹教授指出,在文化差异性与多元化的后网络时代中,翻译传播策略与传统文化翻译都更应发挥有效作用,赢得他者的认同并与其和平相处。本场主旨发言由兰州成功学校付永红副校长主持。

在分论坛研讨阶段,来自全国各地的43青年学者和学子分别聚焦“中医药文化典籍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医与文学、 语言学研究”、“文学作品的翻译与传播”、典籍翻译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研究”和“传统文化翻译与传播研究”这六个议题展开研讨。南华大学刘彬教授、深圳大学陈东成教授、西安理工大学张焱副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李晶副教授、陆军军医大学罗茜教授、兰州交通大学鲁军虎副教授、湖北中医药大学周莉教授、河北师范大学王密卿教授、湖北工程学院熊俊教授、广东理工学院桑龙扬教授、西安石油大学马金龙副教授、西南林业大学李法营副教授、广西中医药大学陈立群副教授、山东建筑大学臧学运教授、华北理工大学李晓红教授和西南科技大学侯光海博士分别担任主持和评议人,对报告进行了细致点评,并提出了高屋建瓴的指导建议。



分论坛研讨情况汇报环节由新葡的京官网俞婷教授主持,南华大学刘彬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李晶副教授、河北师范大学王密卿教授、湖北工程学院熊俊教授、西南林业大学李法营副教授和西南科技大学侯光海博士分别汇报了各分论坛的发言和讨论情况,并对分论坛研讨涉及到的中国传统文化翻译和国际传播研究给予了高度肯定。

分论坛研讨汇报之后,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党总支书记高泉做了大会发言。高书记简要介绍了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高度肯定了翻译在中医药文化传播方面所起的“运输船”作用,并强调中医药文化译者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进程中肩负的重要使命。

研讨会闭幕式由新葡的京官网俞婷教授主持。新葡的京官网曹进教授致闭幕辞。曹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三届的举办历史。然后,曹教授对各位专家及青年学子对本次研讨会带来的学术荣耀和其表现出的学术潜力表示感谢和赞扬。接着,曹教授总结了本次研讨会的三个鲜明特点,即“专业”、“专门”、“专注”,并表示传统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最后,第四届中国传统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承办方华北理工大学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院长李晓红教授热忱邀请各位与会专家和代表2024年唐山相聚,再续华章!

本次研讨会的顺利召开,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外翻译与国际传播,促进了以中医药文化为特色的中华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为助力中华文化和中医药文化走出去打造了开放式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