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2024年11月25日19:30,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翻译研究学术团队举办了线上学术研讨会。会上,龚贻老师与李芸泽老师分别做了题为“生态翻译理论视角下典籍名言的英译研究”与“翻译教学的课程思政理念与实践”的报告。本次活动由团队负责人吕文澎副教授主持,翻译研究学术团队成员和研究生2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龚贻老师在报告中,首先介绍了生态翻译理论的基本框架和核心理念。龚老师说,生态翻译理论将翻译活动视为一个由“译本+译者+译境”构成的因果互动的翻译生态“共同体”,生态翻译“十化翻译法”包括仿生化、延生化、简生化、补生化、自然化、生机化、多元化、原生化、译生化和综衡化,这些方法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随后,她聚焦于生态翻译“十化翻译法”在典籍名言英译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龚老师总结了本次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认为从生态翻译理论视角,应用“十化”方法论,可以为典籍名言的英译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翻译学科的发展和进步,也有助于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
在翻译教学的课程思政理念与实践分享中,李芸泽副教授深入阐述了课程思政的核心价值与翻译教学的有机结合。她指出,课程思政旨在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相统一,提炼出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文化自信等价值范式,并强调这些价值在翻译教学中的重要性。在翻译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语言技能,更要培养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才。李老师进一步提出了翻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四个关键点:一是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和时事新闻,培养学生文化输出意识;二是创新教学方法,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利用新媒体平台创设学习情境;三是提升教师思政教育能力,塑造学生“三观”,实现全方位育人;四是改进完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设置多维度考核目标,确保考核结果客观公正。李老师还强调了翻译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她认为,翻译教学应实现技能与文化的双重提升,积极引入思政教育,消除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分离,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扎实翻译能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会后,龚贻老师与李芸泽老师同与会者进行了线上互动交流,气氛热烈。通过学术分享,我们可以看到生态翻译“十化翻译法”在典籍名言英译中的创新应用,以及翻译教学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均为翻译教育与实践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次线上学术交流活动为与会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交流平台,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也为翻译领域的专业人士带来了启示。
撰稿:王蕊
截图:肖文婷